-
公元5390的凝望 (2018)眼蟲計劃
臺灣是北回歸線上最大的島嶼,又被稱為夏至島。我們從小被教導北回歸線位在北緯23.5度是恆常不變的,事實上受地球自轉與繞太陽公轉運動的影響,北回歸線正以每年約14.4公尺的幅度不斷往南移動,抵達最南點之後再回頭往北移動,一次南北移動的循環大概有180公里距離,歷時約37158年,因此推算出約公元5390年北回歸線將抵達臺東都歷。此刻的我們無法迎接三千年後當北回歸線抵達臺東的一刻,但正因如此才富有超越時空的想像,創作者想聚焦的是對這片土地的關懷,等待三千年的時刻,我們與土地的關係是否有更好的相處方式?千年的淘洗之後,又有多少自然的改變?因此借用山林之間的臺灣黑熊與紅頭綠鳩,作為這想像的引路人,兩者都是瀕臨滅絕的臺灣特有種,除了呼應都歷東管處原本的阿美語地名「嘎都瑪樣(黑熊出沒之地)」之外,也深切期望牠們能維持強大的生命力,繼續生存在這塊土地上,成為人類覺察自我與生態最好的證明。
-
放在那邊的海 (2018)安聖惠
他的眼裡只有海 當天空的眼睛 被金亮黃橙的光束 透亮無蹤 他的眼睛裝滿大海 靜靜地看著 還在呼吸的浪潮 太平洋的風 輕輕撫過他 太陽親吻的肌膚 他聽見海的信息 在藍色的海底 歸箭似心 巨大的魚身仿如竹筏交織著魚網 連同 身體與靈魂 你可以不必成為一條魚 只要靜靜感受 放在那邊的海 呼吸著還在呼吸的海 透過海洋民族眼中的海、身體與呼吸,可以感受海洋的情緒、潮汐、日夜轉換還有季節的變化,以及一個民族如何圍繞著海洋孕育出他們的文化。
-
落葉歸根 (2018)廖琳俐
-
光、合、作用 (2018)哈拿.葛琉
《光、合、作用》由作品由《海洋》、馬賽克步道、《會發光的樹》、馬賽克單雙人椅組成。 光是一切生物生存的能量,這個能量會被不同生物所利用。除了以能量傳遞「希望」,也期待透過這件作品聚合這個社區的人,讓人們認知環境,增添人與環境的美好互動。 臺東緊鄰著太平洋,每年在颱風季節都免不了與自然的搏鬥過程,本件公共藝術的設置,也特別將此一條件加入考量,就如同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以土地為基礎,並謹記颱風帶來的傷害,用藝術重建希望,打造友善親子的空間,讓藝術扎根於民眾生活之中。
-
Wishing Coin許願幣 (2018)蕭青陽
植基歷史,開創未來。如同詩人所謂『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花東堆疊著史前遺跡的歷史記憶,原住民文化的多元意象,新移民的融合色彩,為一片充滿自然以及人文豐沛資源的臺灣夢土。在『172.8KM的想像延伸』整體概念及『新臺東·心臺東』計劃主體設置公共藝術以賦予臺東車站新的想像空間兼顧交通的時間歷史意義與文化特質配合基地境及建築空間特色。 旋轉許願幣,推動一個祝福、祈求一份好運,看見土地的記憶,聽見海浪的旋律,轉動一面美麗,聽見一個故事。臺灣,就是一座故事島,臺東是故事島中最美麗的後花園,台地「熱氣球升空」、海岸「南島景色」、東岸年度祭典「豐年祭」、和東臺灣印象最深的「部落之美」為四個主題。二枚許願幣,一個故事,讓國內外旅客藉由轉動許願幣認識臺灣、認識臺東
-
VOLANGAT銀盔 (2018)馬可.卡薩格蘭Marco Casagrande
寶島臺灣福爾摩沙聚合眾多先住民部落,本作品特別向處於臺東縣外島蘭嶼與天地共生的雅美族致敬。雅美人身手矯健以擅無裝備徒身自由潛水和應用魚叉獵魚聞名於世。族裡長者曾分享道,大魚喜在暗黑地夜半時分游近蘭嶼沿岸,雅美潛者靈敏非常,甚至仍僅漂坐在海上的拼板舟上就能感知大魚的動向。潛進漆黑的水域裡獵魚此舉近乎超人行為。這極致敏感性需和大自然共振合一才能達成,而這樣的感受力早被現代人遺忘。 《銀盔》是座自然感官的聖殿,亦是人性和自然間的原始鏈接。來者或可潛進這雅美建築冥想空間,現代世界在此間消失不見,並進而開悟自然之下亙久無新事。
-
艷陽下的綻放 (2018)饒愛琴
加路蘭,一片空曠的海濱草原,可以遠眺海岸山脈與都蘭灣連綿交會的壯闊景致,北方的小溪因為溪水富含礦物質,洗髮後烏黑亮麗,因而被此地阿美族人稱為「黑髮溪」,族語「kararuan」(洗頭的地方)音譯便成為「加路蘭」。這裡是東海岸山海走廊的南端入口,景緻絕美但風勢強勁因此作物樹木難以生長,夏季常是烈日曝曬,藝術家特地為在這裡等候公車的部落族人和旅人創作了這樣一件作品在艷陽下綻放,陪伴旅人呼吸著土地的芬芳,和春雨夏浪秋颱冬風四季的養份。
-
知本郵局大型公仔 (2018)查無
在擁有溫泉和愛護保育動物的知本,透過郵局單位在服務百姓的進出大門旁,擺放著大型FRP公仔,將經典泡湯用的檜木桶和臺灣黑熊及臺灣獼猴擬人化後,藉由其頭上的毛巾擺放,呈現出泡湯的舒服表情效果並將各元素整合再一起後,再度重新配色安排呈現。
-
起 (2018)陳正瑞X習翌設計
旅程和平臺的起點 擁有飛魚的祝福 一路順風 逆風也翱翔
-
聚 (2018)陳幸雄X習翌設計
博覽森林 眾木魁魁 來自不同之處 聚合相同之處
-
立 (2018)陳正瑞X習翌設計
飛魚是天空與大海的孩子 立於百萬生命之上 一躍而起 就將海浪連結到天空
-
豐盛的維度 (2018)林昶戎、鄭元東、鄭心怡、牧石創藝有限公司
作品融入代表著山水及豐收農作的色彩與過去隨處可見的梅花鹿,營造出豐盛圓滿的視覺體驗。 太平洋裡的飛魚代表著無限的生命力,本件作品訴說著臺東的豐盛,作品融入代表著海洋及飛魚跳躍的色彩,於空間中營造出豐盛律動的視覺體驗。
-
海上書房【2023臺東大地藝術獎入選作品】 (2017)山田設計
-
記憶拼圖 (2017)劉美怡
藝術家身為離鄉背井在都市長大的阿美族人,雖然因為父母必須北上討生活,東海岸的家鄉只是一年三節返鄉的短暫回憶,但即便生活在臺北城的邊緣,一到假日阿美族人還是一定要全家到海邊聚會,男人下海打魚,女人在潮間帶採集,然後就地在岸邊煮成新鮮甜美的佳餚,親族好友共同享用的同時,也一起唱著家鄉的歌謠。從小對「東海岸」/「家」的記憶就是和家人、族人團聚時,各種從礁岩孔洞中探出生命的潮間帶生物,變成了豐盛佳餚的繽紛色彩與鮮美滋味,這些「好吃」的色彩與味道就像一片一片拼圖一樣,拼湊出一個當代阿美族女孩的文化生活記憶。
-
海貝 (2017)南多˙阿法雷(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