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棲之所 (2023)Rumen Mihov Dimitrov (保加利亞藝術家)
鳥類的避難所同時也是人類自由想像的著陸點,邀請造訪者走入作品,進行一次儀式性的散步,進入作品的小小旅程,隱喻著轉瞬即逝亦是生生不息的萬物生滅循環,在大自然的無窮循環中,無論人類、鳥類、所有動植物和地球實際上都是一體的。這是一個為這個場域設計的雕塑裝置,由漂流木和細枝結構成幾座高達四米的樹狀物體,從而為鳥類創造了一個安全棲所。希望能讓人們從不同的視野、角度享受這片山海自然,並培養對在地野生動物的愛和尊重。
-
Lima島嶼海洋【2023臺東大地藝術獎入選作品】 (2022)陳淑燕+杜瓦克.都耀
被母親之洋包圍的島嶼台灣,充滿自然生命力與多元族群的融合,更透過海洋連結南島及世界! 運用強韌的山林竹材及海洋淬鍊過的漂流木,打造如海浪也如島嶼的流動造型,交織出力量的流動與豐富多元。 航行的竹帆是融合自然與科技的未來期待,穿梭優游其間的梭魚是我們彼此,一起生活在這個島嶼海洋的整體之中,相生相依。
-
潮間帶的放映室-相聚【2023臺東大地藝術獎入選作品】 (2022)尼誕・達給伐歷
輝煌時強力揮灑 沈寂時凝心靜待 潮起潮落 華麗轉身後,化為海洋裡的一景,彷彿再次相約重聚於潮間帶中,回歸、並找到自己。
-
守護 (2022)優席夫/優席夫藝術工作室
新香蘭部落,位在南橫美麗的山海灣交界處,是由阿美族與排灣族兩個族群組合的特殊部落,多年來他們和平共生、相互尊重,發展出了族群融合的典範。這個名為「守護」的作品,以兩尊分別代表阿美族,與排灣族祖先的巨大形體來呈現,阿美族在過去的傳統,以太陽之子自稱,因此就以手舉著太陽的姿態呈現。排灣族的傳統,著重在百步蛇紋的表現,就以手舉該族常用,象徵祝福的花環形狀來呈現傳統圖騰。兩尊祖先雕像,以鋼鐵+特殊保護顏料和異材質打造,希望為這融合了兩個不同族群的部落,帶來守護的力量,並讓觀光客路過此地,有機會認識多元族群文化的美麗與厚度。
-
1314號的藍【2023臺東大地藝術獎入選作品】 (2022)林昶戎 X 鄭元東
每當進入大武,總要展開雙臂伸展,貪婪地多吸了幾口「藍」,「1314號的藍」是對維度藍家屋的完美幻想,超越維度、真實而抽象的存在。轉換至另一角度,看似一艘船。船—家屋中的風聲穿透,流過身體對動覺與觸覺的敏感地帶,在船塢靜坐觀察海湧的動態升降起伏。
-
微光懸亭【2023臺東大地藝術獎入選作品】 (2022)陳宣誠
等候的亭、樹間的影、發光的石、漂浮的山。是等待光線變化的場所、層疊的絢麗光影、孩子遊戲的寶石,也是聚落中一座漂浮的山,容納著生命的豐富樣態。
-
哪裡、何時漂過來 (2022)王文心
2021年8月,日本小笠原群島海底火山爆發,大量的火山浮石,乘著洋流與季風漂流,幾個月後,太麻里也飄來2000平方公尺的浮石。東海岸的地景,除了海漂植物外,也多了自海的彼端來的火山浮石。這些漂浮物,在不同時間、地點、隨著洋流與季風,相遇、交織在此,會是怎樣的風景?
-
層山【2023臺東大地藝術獎入選作品】 (2022)共感地景創作 X 呂佩倫ArchiBlur Lab Lu, Pei-Luen
從環境的聆聽與構築出發,連結人的軌跡與植物間的流動,如同一種共存關係的縮影。透過流動、彎曲成種植槽體的耐候鋼版,在不同的高程、區位與頂層,種植適合的植種,讓滿佈植物的場所,成為立體化的生態島,在森林公園中塑造一處隨時間改變的層疊地景,也是一個微型的生態系統。
-
Misalemed祝福 (2022)達鳳.旮赫地
作品以原石、鋼鐵等耐風雨侵蝕的材質,展現人類面臨各種生存環境危機時,仍然能夠不受影響穩穩地以優美姿態從容應對,並且透過潔淨的細白鐵絲編織、型塑具穿透性的造型,當陽光灑落,宛如人們以正直無瑕的心舉起祝福與愛的手勢,祈願世界和平,自然生態永續共存。 我的心,與海浪拍岸的歌聲,渴望撫觸豔陽天裏的翠綠世界。 泰戈爾《漂鳥集》第259首
-
水分子 (2022)黃文淵
這件作品是地景裝置同時也是農具空間,從一個水分子的原初結構出發,透過水分子的連結與形態的轉換來呈現水的特質,既是流動也是連結,動物和植物,山林與海洋,生在其中的人與萬物都在水的循環中彼此交會相連,而我們從來都不獨立存在於大地萬物之外。 雨滴吻了大地,微聲道:“我們是您那想家的孩子,母親,從天上回到您這兒來了。” 泰戈爾《漂鳥集》 第160首
-
蝴蝶來了 (2022)陳勤
新良好遊、平靜美好 聽風說故事、看晴空蝶飛 良山良景盡賞溼地與蝴蝶的微物之美。 我的心向閒散的風揚起了帆,駛向隨處的朦朧島嶼。 泰戈爾《漂鳥集》 第218首
-
涵化 (2022)Varol Topaç 胡梓康 郭笑儀
「涵化」是文化之間互動的結果,當不同社 會的個人和群體的相遇時,文化交流將帶領我們 創造一個全新的多元文化。藝術家將靛藍定義為文化的顏色,由竹子的 橫截面、底部的圓圈代表自然的無限符號,靛藍 色則為它們增添了人類文化的印痕。 群樹好比大地的渴望,惦著腳尖窺望著天空。 泰戈爾《漂鳥集》 第 41首
-
無盡的流動 (2022)Tim Norris
以鋼架構成作品的骨架,再運用延展性高的材質,沿著蜿蜒的曲線進行編織,柔軟包裹著骨架,賦予剛柔並俱的美學內涵。其具穿透力的視覺造型,引領觀者從潔淨俐落的透視角度,欣賞作品的輕盈流動力量,與自然環境呼應的柔和之美。 心的透視讓遠方如臨眼前。 泰戈爾《漂鳥集》 第233首
-
山海匿境 (2022)張國耀
「群山之島,眾島之洋」,也是作者對於台灣東海岸的印象,「山海交會,生氣蓬勃」。從海岸線到縱谷山脈,擁有著自然優美景色與豐富天然資源。雖說近年來的東海岸可以感受到強烈的氣候變遷、魚源枯竭與海洋廢棄物暴增等現實狀況。希望藉由大地藝術的藝術創作表現,來改變環境與視野,除了美化環境也傳遞一些生態環保意識。 作品取名為「匿境山海」,希望能為在地的環境,打造一件由隧道交匯所形成的隱匿空間,而空間之中的「樹」也意味著生命地綻放。「匿境」與「逆境」的諧音則有著另一層含義,寓意著逆境之中有著無限可能。 由海洋意象所形成的隧道「海隧」,將與山的意象所形成的「山隧」遇見,並透過兩條隧道相互匯集,最後形成一個被包圍的環形空間。而空間之中會有一棵造型獨特的「樹」,意味著山海匯集之間擁護著大地的使命。「海隧」的部分將利用海洋中取得的漂流木來構成,以圓弧流線的形式呈現;「山隧」的部分則是利用山上成長的竹子來編織而成,以直線與方體作為展現。運用自然素材創作,讓民眾走進作品內觀看與感受,或自由席地而坐和乘涼歇息。希望民眾透過與作品的互動,進一步思考人與環境的互存價值。
-
聯 (2022)菅野麻依子
漂浮在海面上的漂流木,跟著洋流在太平洋中旅行,讓人想起曾經乘黑潮從台灣到日本的人們。生長在島嶼高山的樹木,被激流沖到海洋中開始流浪,因日復一日自然力量的雕琢而使死去的樹木樣貌依然不斷變化。這件作品以在綠島礁岸上撿拾的浮木,創作出一串連結的球體,就像是被黑潮串起的太平洋島鏈,是奉獻給地球的項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