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熊 (2014)工程
-
神鹿與公主 (2014)KaSaVaKan(射馬干部落)
這是在述說卑南族一段淒美雋永的愛情神話一公主與神鹿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支族人不斷地在森林間開疆闢地,種植作物,成果也很豐碩。有一天,當美麗的公主在耕地邊緣散步時,突然發現一隻舉止非常高雅的公鹿,正深情款款地看著她。他們彼此都覺得世間再也不會有如此深刻的愛情了,所以便時常瞞著族人默默的互通款曲,每次相會,神鹿都會送公主一串琉璃珠,表示對愛情永誌不渝。然而,因為耕地常被鹿蹄踐踏,引發族人多次圍捕,皆無功而返(因公主通報避之)。後來族人便日夜派人留守。多日後,神鹿明知有埋伏卻難抵相思之苦,徘徊林邊相會處,終究被人獵殺,並被砍下鹿首送給公主,只是不明白鹿角上為何掛有琉璃珠,公主見狀大慟。衝撞鹿角而亡,留下錯愕族人,悲痛不已。待整理遺物時,發現許多美麗的珠串。才真相大白,將他們合葬,並用剖半的檳榔(似女性陰部意象),及一顆琉璃珠來加以祭祀,這個禮俗至今都依然沿用。
-
紅葉少棒棒球隊學生宿舍意象圖騰 (2014)師生
透過學童們的共同參與創作,傳承紅葉少棒之精神。
-
海洋阿美-豐饒之鄉 (2014)陳正瑞、馬耀‧嘎照、拉飛‧邵馬/莫那禮有限公司
以阿美族「捕魚季」為主視覺,表現部落之民俗。
-
山形 原獵-山形 原鄉 (2014)吳炫三
人所認知的時間、空間都會受到扭曲,唯一不變的是大自然亙古恆常的脈動。自古至今都蘭山傲然矗立,守望孕育無數的英雄豪傑,人與都蘭山間的律動密不可分。都蘭山不僅是跨越古今的歷史坐標,也是撫慰臺東人的心靈依歸。八方人生這件作品上、下、左、又皆可觀看,企圖破除空間、時間的界限,描繪人與都蘭山間的恆久律動。
-
山形 原獵-原獵之門 (2014)吳炫三
原獵,勇者之路。 兩位原住民獵人,一起頂著共同獵取的大野豬形象的一座門。期盼所有學子,通過這道人生進階之門,體認到臺東地區原住民美好悠久的歷史傳統,透過所學精準判斷,並善用自己的力量與智慧,面對各種的挑戰,不間斷地努力去獵取自己人生的目標,成為生命中的勇者。
-
御風而行 (2014)黃裕榮
御風而行!魅力無限!以”風洞”實驗的氣流路徑來雕塑線條採最低的風阻,呈現最完美的流體力學。透過風,展現御風而行的流暢與英姿,回應了飛官們的高超技藝與過人膽識。
-
花之圓舞曲-葉 (2014)形意藝術空間有限公司 吳建福
「葉子」是植物吸取養分的媒介,如同扶持著特殊教育孩子們花朵長大的教師與父母,「愛」和「教育」是最重要也最努力的力量,以此意象表現出「葉」作品。
-
花之圓舞曲-果 (2014)形意藝術空間有限公司 吳建福
作品以G.R.C馬賽克雕塑製作並以柔和、溫潤的有機造型呈現可愛而易於親近,「果實」圓滑、圓潤的造型,表現出教育甜美的果實是圓滿的、令人喜愛的。
-
花之圓舞曲-花 (2014)形意藝術空間有限公司 吳建福
作品以花的造型呈現,表現花朵在陽光中綻放、挺立的堅毅意涵;花頂端以手工玻璃球嵌入,一顆顆色彩亮麗的玻璃球,如同一個個不同的小行星發光著,點綴並呈現出整個作品豐富有機而色彩多元的特色。
-
向˙度-光之長廊 (2014)吳炫三
以教育推廣課程為基礎,邀請校內師生通過對臺東山水自然的記憶、描述、再現,創造20 組簡景圖騰,運用圖騰中的虛境擴展,傳達視覺心像中的空間意象。 師生集創後的臺東印象圖騰將後製為燈箱,設置於宿舍餐飲中心前方廣場,燈箱於夜間會透出溫馨的光源,形成一處美麗的光廊,營造宿舍自然溫馨、人文藝風之校園環境。
-
向˙度-方外人間 (2014)吳炫三
「富比士」雜誌發行人 馬坎. 富比士曾說:「教育的目的是將無知的心,轉化為開放的心靈。」這是也面對未來社會的首要生存法則。 本件作品從四面八方都可成為欣賞的關注點,正是要傳達「思考不該受限於過去經驗及所學之框架」,鼓勵學子時時刻刻保持開放的心胸,勇於打破窠臼、積極吸收新知,從各種不同角度去探究,方能永續創新,發現「方外人間」。
-
向˙度-智慧磁場 (2014)吳炫三
研究指出鳥類透過磁場在茫茫大海中識別方向;狐狸運用磁場,追蹤藏身於皚皚白雪下的獵物裹腹。而人們面對這樣極速變化的時代,又該如何掌握自己未來的方向呢? 作品《智慧磁場 》闡述如何從「時間」、「自我」、「環境」等三個面向,幫自己導向正向的智慧磁場。透過「妥善時間管理」、「不斷充實自我」、「掌握社會脈動」等的積極作為,克服黑暗的負面意識,開發出內在的光明能量,精準地找出正確軌道,攜手構築一個滿載而歸的圓滿人生。
-
藍石頭 (2013)幾米
-
隙,曲、浮界、棲,夢巢、部落(美術館戶外地景藝術) (2013)建築繁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