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海岸邊境線
-
1. 長 50x 寬 40x 高 45 cm 2. 長 60x 寬 50x 高 45 cm 3. 長 225x 寬 180x 高 105 cm 4. 長 85x 寬 60x 高 35 cm
-
悉卜蘭遊客中心 門口前方草地 花蓮縣豐濱鄉靜浦村靜浦 8-1 號(臺 11 線 68k 處 )
-
經緯度|23.466137,121.488597
藝術家身為離鄉背井在都市長大的阿美族人,雖然因為父母必須北上討生活,東海岸的家鄉只是一年三節返鄉的短暫回憶,但即便生活在臺北城的邊緣,一到假日阿美族人還是一定要全家到海邊聚會,男人下海打魚,女人在潮間帶採集,然後就地在岸邊煮成新鮮甜美的佳餚,親族好友共同享用的同時,也一起唱著家鄉的歌謠。從小對「東海岸」/「家」的記憶就是和家人、族人團聚時,各種從礁岩孔洞中探出生命的潮間帶生物,變成了豐盛佳餚的繽紛色彩與鮮美滋味,這些「好吃」的色彩與味道就像一片一片拼圖一樣,拼湊出一個當代阿美族女孩的文化生活記憶。
-
長 250x 寬 250x 高 370 cm
-
長濱金剛大道 臺東縣長濱鄉東 13 鄉道 ( 長光產業道路 )
-
經緯度|23.3311200,121.4519125
藝術家本身即為長光部落土生土長的阿美族人,二十年前初出社會時,曾和一批同部落的年輕人一起結伴學電焊,然後加入建設雲林麥寮六輕工廠的工班。在多年離鄉打拼沉浮之後,各自陸續回到部落,開始肩負壯年階段的阿美族男子應承擔的部落責任。因此沙播兒選擇在自己的土地上,號召這些一起長大,一起面對陌生世界,一起回到部落的兄弟們,一起以當年謀生的金屬電焊技藝創作。作品主結構造型和湛藍色彩取自年祭中盛裝跳舞的阿美族男子,支撐結構的黃色飾帶則將作品變形為偏偏起舞的蝴蝶,矗立在山海壯闊的長光梯田中,向千萬年來守護著長光部落的聖山金剛山致敬。
-
長 180x 寬 1100x 高 250cm
-
寧埔休憩區 汽車停車格前 臺東縣長濱鄉寧埔遊憩區(臺東縣長濱鄉臺 11 線 95 公里處 )
-
經緯度|23.2482501,121.4179225
他的眼裡只有海 當天空的眼睛 被金亮黃橙的光束 透亮無蹤 他的眼睛裝滿大海 靜靜地看著 還在呼吸的浪潮 太平洋的風 輕輕撫過他 太陽親吻的肌膚 他聽見海的信息 在藍色的海底 歸箭似心 巨大的魚身仿如竹筏交織著魚網 連同 身體與靈魂 你可以不必成為一條魚 只要靜靜感受 放在那邊的海 呼吸著還在呼吸的海 透過海洋民族眼中的海、身體與呼吸,可以感受海洋的情緒、潮汐、日夜轉換還有季節的變化,以及一個民族如何圍繞著海洋孕育出他們的文化。
-
長 120x 寬 100x 高 200 cm
-
三仙臺 遊客中心 努瓦里 岸文化劇場 外 臺東縣成功鎮基翬路 74 號
-
經緯度|23.1229993,121.4066422
旋渦狀的葉片、海浪、魚貝,會讓人產生流動的韻律感,作品的尖端有一個若有似無的臉龐,五官模糊卻含情脈脈,眼瞼微閉,又欲語還羞。顯然神話一般的主題,是自然界化身為女神的故事,回眸一詞,就是最佳的命題了。作品位於風化巨巖之前,稍嫌薄弱,而臺座的僵硬,有不妥協之憾。
-
長 320x 寬 620x 高 260 cm
-
都歷遊客中心 二樓入口處草坪 臺東縣成功鎮新村路 25 號
-
經緯度|23.0199914,121.3248707
來自日本東京的藝術家麻依子,以巨大的黃柳安木和海邊石頭,創作了這件呈現海龜意象的穴室作品。邀請觀者走入海龜肚子下方,深入土地中的方室,透過海龜四肢撐起的,剛好與地平面高度相同的視野,凝望海龜面向的太平洋與層次錯落的地平線風景。觀者也可以走上穴室的屋頂,坐在海龜的背緣休憩、發呆、看海。這是件希望大家從不同的視野觀看東海岸的奇妙作品,當我們深入土地之中,才能從最貼近自然母親的角度,看見生命起源的強韌、廣褒與美麗。
-
長 320x 寬 1100x 高 300 cm
-
都歷遊客中心 一樓表演舞臺旁 臺東縣成功鎮信義里新村路 25 號
-
經緯度|23.0195514,121.3254664
對於藝術家而言,「泡」是指以或坐或臥的姿勢, 沈浸,體驗一種氛圍;「風景」則包括山,水, 植物,動物,空氣,光與觀者所處的空間等物理元素,也包括人們對景物的體察,鑑別與感受能力, 例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聯想、心理等反應, 以及個人、時間、地點、文化背景、社會等各種條件。 就人與自然所構成的風景有各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大自然的風景,一種是現實風景投射到視網膜所形成的風景,另一種是人類意識中的風景,以及人類意識中的風景投射到現實中所形成的一種新的風景。 寧靜的微觀:身為一位建築設計者, 我比較有興趣的是,當人在一種設定好的空間與視角時,比如將人的視角與尺寸縮小為螻蟻,當人被巨大的像植物的物件包圍著,在只有海波浪聲、風吹稻浪的景象。 也許當我們沈浸在一種特定的氛圍與空間,躺在搖晃的類似吊床的空間中,四周包圍著像蘆葦般的巨大遮蔭,身體的姿勢與環境的關聯,閉上眼睛的時刻,我們頭腦或意識中的風景,便悄然的投射到我們的視網膜當中而被我們看見,這種投射到我們視網膜的風景,希望能靜靜地滲透到觀者的心靈當中,作為當代人們在自然環境中的思考與內在體驗。
-
長 2000x 寬 12000x 高 120cm
-
都歷遊客中心 入口車道東側 臺東縣成功鎮信義里新村路 25 號
-
經緯度|23.0189469,121.3261330
「MATA」在臺灣各族原住民語、菲律賓語以及整個泛太平洋南島語系語言中,都意指「眼睛」,作品以此命名,除了呼應颱風眼的造型,更點出太平洋文化共同體的生命連結。每年颱風如果靠近了菲律賓,下一站往往就是臺灣,颱風是兩個島嶼文明的共同生活經驗。而颱風象徵著強大的自然力量,可以摧枯拉朽,同時也洗滌大地,挺過風雨澆灌後的萬物更是生生不息。藝術家也觀察到在阿美族文化中,女性發揮著非常重要且強大的力量,因此以颱風和海螺從中心向外螺旋放射的造型,象徵女性無限循環的生命力與創造力,向所有在這強大自然力量中強韌地生活著的女性致敬。 同時藝術家也歡迎觀者在作品中放入自己的祈願石,在這如此美麗的阿美族之地,許下一個美好的希望。
-
長 400x 寬 250x 高 200cm
-
都歷遊客中心 一樓咖啡廳廣場右側草皮 臺東縣成功鎮信義里新村路 25 號
-
經緯度|23.0198816,121.3255449
在美麗的「人之島」(蘭嶼),人們面對颱風過境是如此淡定─「在小島17級風是基本款」,生活在如此強大而頻繁的自然力量中,卻展現如此溫柔而強韌的生存態度,發展出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細密而優雅共生的文化,深深震撼了來自大島東海岸都蘭部落的藝術家。她以蘭嶼達悟族婦女的甩髮舞為靈感,設計了這件作品,而甩髮舞是達悟船祭中,婦女以身體的律動將長長的髮絲來回拋向空中,為祈求並牽引海上捕魚的男人們能平安豐收歸來的儀式之舞。風中翻飛的髮絲,在藝術家眼中象徵著小島最溫柔而強大的力量,這是一件向女性強韌而溫柔的力量致敬之作,也透過作品重新思考如颱風這樣強大的自然力量,如何在考驗中孕育了這塊土地上的生活文化。
-
長 560x 寬 560x 高 170 cm
-
都歷遊客中心 一樓咖啡廳外樹下 臺東縣成功鎮新村路 25 號
-
經緯度|23.0198766,121.3259221
山田先生說: 讓我們在圓的中心圍聚在一起,與石頭為伍,與草地親近。 360度視野,放鬆身體或躺、或坐、或臥。風吹水紋,看海潮起潮落,看天空雲朵飄動,聽常客伯勞鳥的覓食聲,聚首或獨處,坐在大自然中,讓想像力召換你的內心世界,漩入心流的中心。
-
長 2000x 寬 330x 高 45 cm
-
都歷遊客中心二露入口處戶外樹下 臺東縣成功鎮新村路 25 號
-
經緯度|23.0201476,121.3251624
山田先生說: 首先,請放下手邊的相機吧! 感受色彩,蟲鳴鳥叫,日昇月映。邀請你輕輕地在捕夢網中或躺、或臥、或坐下來。請在泡大地的作品之前,將你的世俗煩憂放下吧!試著將自己歸零。與大地萬物融為一體。躺在搖晃的類似吊床的空間中,四周包圍著樹蔭,閉上眼睛,傾聽遠遠的海浪波濤聲,感受風吹樹葉的詩句,在靠近泥土的近距離中深深地呼吸,裸露你的心靈,慢慢地繪製自己深沉的夢想。
-
1 雕塑 : 長 230x 寬 230x 高 450cm 2 座椅 : 長 40x 寬 450x 高 100 cm 3 座椅 : 長 40x 寬 150x 高 135 cm 4 座椅 : 長 40x 寬 150x 高 125 cm
-
都歷遊客中心 一樓咖啡廳右側 臺東縣成功鎮新村路 25 號
-
經緯度|23.0207092,121.3252421
臺灣是北回歸線上最大的島嶼,又被稱為夏至島。我們從小被教導北回歸線位在北緯23.5度是恆常不變的,事實上受地球自轉與繞太陽公轉運動的影響,北回歸線正以每年約14.4公尺的幅度不斷往南移動,抵達最南點之後再回頭往北移動,一次南北移動的循環大概有180公里距離,歷時約37158年,因此推算出約公元5390年北回歸線將抵達臺東都歷。此刻的我們無法迎接三千年後當北回歸線抵達臺東的一刻,但正因如此才富有超越時空的想像,創作者想聚焦的是對這片土地的關懷,等待三千年的時刻,我們與土地的關係是否有更好的相處方式?千年的淘洗之後,又有多少自然的改變?因此借用山林之間的臺灣黑熊與紅頭綠鳩,作為這想像的引路人,兩者都是瀕臨滅絕的臺灣特有種,除了呼應都歷東管處原本的阿美語地名「嘎都瑪樣(黑熊出沒之地)」之外,也深切期望牠們能維持強大的生命力,繼續生存在這塊土地上,成為人類覺察自我與生態最好的證明。
-
長 400x 寬 250x 高 200 cm 長 3500x 寬 250x 高 200 cm 長 300x 寬 60x 高 40 cm(8 個 )
-
東管處草原高臺 蓄水池旁 臺東縣成功鎮信義里新村路 25 號
-
經緯度|23.0197770,121.3263995
本作品大量使用了藝術家長年於太平洋邊緣行走所撿拾積累的物件,其中包括糾結於礁岩的廢棄漁線、尼龍繩,以及糖廠整修地面時蒐集的鋼筋。曲折的鋼筋重塑成人形與島嶼的雕塑,島嶼就像一個海洋博物館,蒐藏了我們遺棄的物件、生活的殘影。八件人形雕塑上透過族人們對於漁網的熟悉,進行繁複耗時的拆解並與之纏繞,所纏繞的色彩就同ilisin祭典上的衣飾般繽紛,相映著我們的身影,也重新站立在被丟棄於海邊的水泥磚塊上,那曾經是我們的居所。 太平洋是拉黑子出生的地方,他將色彩繽紛的「線」隱喻「水」,再巧妙的呼應水於環境的多變樣態。水順著洋流、蒸氣、落雨、河流,深入無數生命,縈繞於環境,也貫穿我們的身體。點出人、陸地與海洋的循環共生關係。
-
長 300x 寬 300x 高 30 cm
-
都歷遊客中心外牆面,行政中心辦公室對面 臺東縣成功鎮信義里新村路 25 號
-
經緯度|23.0201877,121.3245756
藝術家麻依子曾在2016年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創作了至今膾炙人口的作品「歸∕Turtle」,以此向海洋母親致敬。這一次她同樣以黃柳安木為主要媒材,造型靈感來自東海岸卑南文化遺址中出土的玉玦,隱喻因板塊運動而高高隆起於海洋的島嶼山脈給予創作者的神聖感,同時也將空中飛鳥與大地俯伏緩行的蝸牛意象融入造型中,而創造天地海洋的造物者之靈魄,將從這個象徵自然萬物生命循環的環形物件中央的孔洞中汩汩匯流而出。
-
長 350x 寬 350x 高 30 cm 所屬活動|東海岸藝術節
-
東管處遊客中心二樓天花板 臺東縣成功鎮新村路 25 號
-
經緯度|23.0204200,121.3249706
《瓶裝海洋2118》,以隨洋流漂流全球的海洋廢棄物做為媒材,將南島語族的古老符號與全球共通的當代經驗並置,創造出一個「漂流於歷史與未來之間」的當代寓言與預言;這是一個儀式性的/人工感的深海場景中,這些塑料構成的海中生物和聖殿,彷彿自成一個人類一手造成卻已無法生活其中的未來世界。藝術家在駐地創作期間,奮力巡走資源回收場收集塑料,並帶領東海岸地區各級學校的學子們,以文明的排泄物創造了當代的視覺語彙,詮釋海洋文化流動的延展性,也對人類文明以光速悖離土地、海洋之當代處境提出深刻的警語。
-
寬 160x 高 300x 厚 50 cm
-
都歷遊客中心 臺東縣成功鎮新村路 25 號
-
經緯度|23.0204200,121.3249706
Memetica創作的這些巨偶,出生在美麗的旮都瑪樣,這裡曾經是黑熊出沒之地。這些溫和的巨人們不屬於任何文化,單純只屬於大自然的一部分,歷經神秘起源和歲月的洗禮,走出山谷參與臺灣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的慶祝儀式,並加入當地傳統社區和其他公共活動。藝術家在駐地創作過程中,招募有興趣的人們,應用縫紉、織物染色、基礎工程力學、竹製建築和其他藝術表現形式等創造性工法來協力製作巨型木偶。
-
長 300x 寬 460x 高 360 cm
-
都歷遊客中心 臺 11 線大門入口處右方公車 候車亭 臺東縣成功鎮新村路 25 號
-
經緯度|23.0199279,121.3278375
不漂流的漂流木,坐等千年,自然、人文與海文的遷移循環,南來北往的漂流交會,等候再度漂流… 「等候漂流」一作,其造形型態外框保留著木材的原型樣貌,組構成象徵南來北往的海流、車流與人流,而其內部則施以垂直水平的幾何線條來建構,讓自然與人工的內外在紋理在此遭遇,即使漂流木不再漂流,其存在的本質即是土地變遷最忠實的見證。 「等候 漂流」在此交會的瞬間凝視未來的路!
-
長 500x 寬 100x 高 50 cm
-
金樽遊憩區草皮處 臺東縣東河鄉七里橋 11 號
-
經緯度|22.9454753,121.2797754
「人與自然的對應關係」是藝術家簡俊成長期以來的創作探討重心。人類生活不也是由自然森林走入文明社會空間裡?在緩慢演化的過程中,揭示了時空、觀念、意象的種種變遷轉移。簡俊成在作品裡反覆地深入探討研究生態、時間、空間等關係,經由藝術創作連結人與自然環境不可避免的互動關係。 人和自然如何達到合諧共生的狀態,作品和植物間的共生模式,是藝術家認為可供我們思考的重要方向,是以本系列作品形塑人體形象加以造形化,並結合海螺或蝸牛及天然植物、草皮…讓作品的造形隨著植物的生長,不斷有新的變化,與更多新的可能性,及營造一種「人可以走進去」、「可觀賞」、「可居住」、「可遊戲」的有機地景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