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迴藝術台九線
-
高3.6m x 寬2m ,共三組
-
太麻里火車站前花園 台東縣太麻里鄉站前路2號
-
經緯度|22.618571,121.005477
輕輕聽 / 我要輕輕聽,我要側耳傾聽山林與海洋演奏的音樂。 輕輕聽 / 我們輕輕聽,我們享受這塊土地與海洋在唱歌。 在大自然裡一起合唱,讓共生在這片土地上的萬物,找到共同的默契與智慧,守護著每一位靠站的旅人。我們帶著不同的步伐駐足,卸下沉重的行囊,緩慢地移動在南迴的路上,享受下一站停靠的驚艷。
-
高300cmx寬450cm
-
太麻里火車站 963-46 臺東縣太麻里鄉大王村站前路2 號
-
經緯度|22.618541,121.005501
以流線形態表現南迴蜿蜒曲折、層巒迭起的意象,以高低起伏凸顯太平洋的風與浪,以織繡圖案內容呈現原民文化之底蘊。
-
長800x 寬4200 cm
-
大武國中 臺東縣大武鄉復興路1號
-
經緯度|22.36485,120.90779
Dexter的壁畫在他進入南迴部落後有了新的曲線,他將所見聞的、所觸摸的排灣族文化與笑容,融合在其繪畫風格,轉化成了新的形象,並在他的言談間顯現其學習心證:「當排灣族的耆老(vuvu)跟他的兒孫們(vuvu)說話的時候。兒孫們的想像力開始被啟發,並且開始狂野地詮釋腦海中的畫面。 排灣族的文化底蘊深厚,所有的事物都是血脈連結的,精神世界和現實是沒有疆界的,這都使他們的文化變得超越現實」。
-
長420cm x寬500cm x高450cm
-
南迴驛大武之心 965台東縣大武鄉環港路56號
-
經緯度|22.337694,120.894609
東海岸的日出日落是永恆慶典,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隆重展演,族人用板岩、頁岩在斜坡上蓋了會呼吸的家屋、祖靈屋、穀倉青年集會所在亮黑岩板、熊鷹初級飛羽、長老鱗片、小米穗、吟唱著古謠的vuvu臉上閃閃發亮的陽光也照在首次來訪的您身上,這是迎接也是問候。
-
長800cm x 寬500cm x 高500 cm
-
大武漁港海提 965台東縣大武鄉尚武村環港路一巷
-
經緯度|22.337295,120.897635
每當進入大武,總要展開雙臂伸展,貪婪地多吸了幾口「藍」,「1314號的藍」是對維度藍家屋的完美幻想,超越維度、真實而抽象的存在。轉換至另一角度,看似一艘船。船—家屋中的風聲穿透,流過身體對動覺與觸覺的敏感地帶,在船塢靜坐觀察海湧的動態升降起伏。
-
長1200 x 寬400 x 高250cm
-
尚武9420濱海休憩區 臺東縣大武鄉大武濱海公園
-
經緯度|22.344029,120.898292
這是一條迎接日出的公路,過客趕往下一站的繁華,鮮少佇足。 這是一條寂寞貧瘠的公路,有人聽見它的每一個心跳,他用盡全力守護,走遍山巔海角,哪怕顛簸曲折。 月光曬白了髮,焚風吹乾了起皺的白袍,這裡不只是一條公路,而是起點站,一個出發的地方。 「愛,不是我們要去的方向,而是我們出發的地方。」_徐超斌 (南迴醫院發起人)
-
長1190cm x 寬620cm x 高330cm
-
尚武9420濱海休憩區海灘上 大武鄉尚武9420濱海休憩區
-
經緯度|22.343861,120.898551
在大地與天空的交界處,失焦的地平線擴散成光暈,將漸變的彩色影像,縫合成虛與實之間的通道。隨著日照與視角,不斷推演、投射與開合出不同角度的形變。
-
高250~400cm(數件)
-
尚武9420濱海休憩區 臺東縣大武鄉大武濱海公園
-
經緯度|22.344278,120.898347
《呼喚南島的風》 詩作/伊誕・巴瓦瓦隆 呼喚南島的⾵ / 請來 請來 / 請來你的sicevud起源地 在卑南溪以南的永居所 / 給心靈航向無邊的生態書海 呼喚南島的風 / 吹來 吹來 / 吹來你的kisenai祝福 在日出以東的永恆地 / 給「南迴醫院」早早有個家 呼喚南島的風 / 携來 携來 / 携來你的擁抱與讚美 喚一個名叫cemel的古典/ 化為療癒靈魂的真實良藥
-
寬1000 cm x高400 cm
-
大武鄉台9線420K處 尚武9420濱海休憩區
-
經緯度|22.343876,120.897950
鳥類的避難所同時也是人類自由想像的著陸點,邀請造訪者走入作品,進行一次儀式性的散步,進入作品的小小旅程,隱喻著轉瞬即逝亦是生生不息的萬物生滅循環,在大自然的無窮循環中,無論人類、鳥類、所有動植物和地球實際上都是一體的。這是一個為這個場域設計的雕塑裝置,由漂流木和細枝結構成幾座高達四米的樹狀物體,從而為鳥類創造了一個安全棲所。希望能讓人們從不同的視野、角度享受這片山海自然,並培養對在地野生動物的愛和尊重。
-
長1100x 寬5200x 高500 cm
-
大鳥休憩站旁濱海公路地 臺東縣大武鄉大鳥村
-
經緯度|22.37953,120.9124
在森,在屾,再生,載深。《在屾》,是一件對自然循環致敬的作品,豪華朗機工利用颱風侵襲後,在荖葉園中留下的水泥柱、鋼筋廢料,與新材混合,來喚醒天災與生命的意識,並藉以回應臺灣東部石灰石過度開發的議題。巡走在臺東沿海,一邊是壯麗的高山,一面是寬闊的大海,這美麗的東海岸,啟示著天地生命的自然循環。身在經常變動的臺灣,我們更應以尊敬的心,面對土地,面對努力生活的人們,讓永續成為人類文明中的重要信念,代代啟發。
-
高350 x 寬270 x 厚50cm
-
大鳥遊憩區 台東縣大武鄉大鳥村
-
經緯度|22.380998,120.912650
南迴公路四鄉鎮交通不便讓青壯人口外流,影響部落文化傳承與永續發展。南迴公路拓寬改善計畫便捷返鄉之路,促使部落青年願意返鄉打拼,為故鄉文化傳承盡一份心力。 作品兩張對視凝望的臉取〈呼喚〉、〈相約〉之意,代表家鄉對在外子女親情的思念與呼喚;也融入大鳥部落的傳說、地域、產業及海洋文化等在地意象。
-
13M(長) x 7M(寬) x 4.5M(高)
-
約台九線370公里處(原住民祖先發源地碑對面) 臺東縣太麻里鄉三和村及華源村交界處公路邊
-
經緯度|22.667816,121.033466
卑南族石生系統的口傳故事,用五個自然形體站立登陸之地,地名「陸發岸」即是發芽、發祥地的意思,以卡大地布部落石生為根基,漂流木象徵洪水後的考驗,與大自然和人的連結、延續;部落婦女、青年集體馬賽克拼貼部落的記憶,累積成現在文化生活;母親的十字繡、山海共生、感恩天地及發芽繁衍,開出朵朵內心自信的花。